惟一一位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
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动于1830至1880年间,在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镇的法国风景画家,他们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流派,或者说是艺术家群体。他们是第一批直接对照自然写生的画家,而不是在画室中创作风景画。这种创作态度和他们的对于田园风光和人物的真实写照影响了印象主义的画风。巴比松画派的领袖人物是西奥多·卢梭和查理·法兰斯瓦·杜比尼。有些画家虽然也与他们交往,但绘画风格却不相同,如卡米耶·柯罗,他的风景少一些真实却弥漫着光影;弗朗索瓦·米勒对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的兴趣远大于田园本身。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1796-1875) 19世纪法国杰出的风景画家
1796年7月16日生于巴黎
柯罗是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抒情风景画家,柯罗在法国现代风景画占有重要地位。他就像一座由17世纪古典风景画过渡到19世纪印象派绘画的桥梁,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各种流派的艺术统统融合在自己的风格中。他的绘画既有古典主义的典雅、宁静、又有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也有现实主义的纯朴自然,他还追求印象主义式的光和色彩。柯罗善于用含蓄和谐的风格去歌颂欢乐的大自然的生命力。
他堪称法国19世纪中期描绘风景的大师,是使法国从传统的历史风景画过渡到现实主义风景的代表人物。
柯罗的一生坚持旅行写生。几乎走遍了法国,还到过荷兰、瑞士、英国和意大利。曾被选为沙龙评选委员会委员。柯罗目睹了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派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他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才华横溢的优秀诗篇。
其作品有《林中仙女之舞》、《拿波里附近的地方》、《德谟克利特与阿古德拉的人们》、霍梅洛斯羊倌》、《达夫尼斯与枯洛埃》等。
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他的风景画不施艳丽色彩,描写的大部分是色调柔和的清晨或傍晚,有时画面还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其寂谧、优美之感有如梦境。有些风景画中还加上了一些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为画面增添了活力。
作品赏析
Appreciative Remarks